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否取得实效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扬调查研究好作风,真正“调”准问题 “研”出对策,在实战中锤炼调查研究的真本领。
找准问题,让调研有深度。搞好调查研究,就是要找准问题揪住事。要以问题导向指引调研方向,跟着问题走、直奔问题去,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敢于触及实质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把情况摸透、把问题找准。但也不能止于发现问题,还要探究问题发生原因,找准影响事物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刻剖析。只有“知其所以然”,才好“对症下药”。同时从要用好统筹思维,客观精准选定调研对象,制定科学的“调研路线”,列出合理的“调研菜单”,从传统的“大杂烩”向“精品档”转型,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切实做到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
提实对策,让调研有力度。调查是研究的前提,研究是调查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免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将调研停留在“调”的阶段,将大数据、好建议抛之脑后,甚至满足于“作秀式”的走访座谈,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面子,不顾里子。调查研究不能一调了之,要在调研中扎扎实实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让政策措施得到检验和完善;要与时俱进,结合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工作水平。同时,要做好“回头看”工程,看看调研成效,多杀几个“回马枪”来了解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得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新问题等,确保问题解决得彻底,真正发挥出调查研究的实际作用,调查研究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走访查看,而是通过调研充分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和诉求,真正做到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委组织部 曹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