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一经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文件指出“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敢于斗争的动力、担当实干的魄力、清正廉洁的定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
激发敢于斗争的动力,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斗争创造历史,斗争成就伟业。锻造敢于斗争的本领是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创造伟业的“法宝”。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从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走来,一路上充满着风险挑战,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善于斗争的智慧,不断攻克一道道难关、战胜一次次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事业面临诸多问题、挑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抓住时代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涵养“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意志,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开拓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融合发展互为支撑、互相推动的新局面,加快梳理和破解城乡发展堵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山凿路、积势蓄能。
发挥担当实干的魄力,书写产业发展“新篇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交好新时代“赶考卷”,党员干部应当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绝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要用苦干实干来体现担当,用实际成效来检验担当。如果只表态不表率、只挂帅不出征,那就是不作为,更谈不上担当。乡村振兴战略是检验党员干部担当实干的“试金石”,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生逢其时,应牢牢握紧乡村振兴接力棒,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融合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基层党建有机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围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发展新路子,优化营商环境,以昂扬的姿态奋力绘就新时代产业兴旺、生态一流的美丽乡村新篇章。
保持清正廉洁的定力,彰显基层治理“新作为”。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绝对不能丢弃的政治本色。一个充满活力的政党,必然是一个风清气正的政党;一支敢打必胜的军队,必定是一支正气充盈的军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这支人民军队的“领头羊”,应把清正廉洁作为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优和工作作风好的硬标准,始终绷紧廉洁自律之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持续扩大监督覆盖面,增强监督有效性,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基层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记录规范、公开透明,督促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公平为民办事,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发基层治理新作为。(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人民政府 刘慧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