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者,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带头勤学善思、真抓实干、求实创新、廉洁自律,更重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多下基层走走。从机关走向基层、从都市走到乡村、从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感受环境的变化、视角的切换,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对基层治理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能收获更多思考和感悟。
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乡村振兴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多下基层多走多看要讲究方式方法,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工作搞得好的地方也要看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地方。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调研。当前,国际形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之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认真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政策方案可行性和操作性,符合广大群众利益。
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是成事之道。党员干部下基层决不能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应付检查。要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尽力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事,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要竭尽全力去办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党员干部下基层与群众打交道,既要面对面,更要心连心;要学说百姓话,当群众的知心人。我们把群众看得多重,群众就把我们看得多重,以党心唤民心,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去,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才能拉近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
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党历来注重调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曾亲自撰写过许多调查报告。他们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对于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调查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切实优化作风,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一种决策程序、一种工作习惯、一种实干氛围,让“身入”基层、“心至”群众成为工作常态。(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 陈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