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句话是基层工作现状的真实写照,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基层工作实际。当前大多数基层干部每天“住在”办公室,忙于各项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时间变少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变得疏远了。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基层干部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基层调研工作,了解群众所想所需,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带头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基层干部要深入村组、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生计于民,从群众中去寻找解决群众问题的办法。
一是要统筹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工作任务繁重,有对上的,也有对下的;有对内的,也有对外的。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基层工作人员唯有善于总结归纳、善于谋划工作,统筹好各项工作安排,明确工作开展时间节点,一茬接着一茬干,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挤出时间深入村组开展调研。
二是主动下沉基层,倾听群众心声。由于工作繁忙,大多数基层干部难以抽出时间深入基层,也没有真正做到积极主动深入基层。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的干部群体,干部远离群众就意味着工作脱离群众。基层干部唯有提高思想认识,把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作为首要任务,才能体现基层工作价值;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效果。基层干部要端正思想认识,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使用好、发挥好,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
三是用好调研方法,切实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工作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走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根本路线。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现实问题,面对问题时基层干部不能当“无头苍蝇”,要明确问题、找准发力点,做到有的放矢,实实在在提出解决问题对策;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开展全面、客观的调查研究,调研对象是否全面系统,方法手段是否全面到位,决定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效度,基层干部在开展调研时切不可以偏概全、管中窥豹。
党和国家的干部不能做“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基层干部,也不能做当望洋兴叹的基层干部。对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最终是为了给群众问题的解决提供入口和出口,做好调研前期工作后,要统筹谋划好问题的解决对策。只是调研问题没有提出对策,最终只会落得劳民伤财的结果。(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木央镇人民政府 陈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