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掌握民情民意、提高施政能力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调查研究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调研只是走过场,没有走深走实,导致调查研究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大于结果,没有真正摸透基层实情,没有取得实效,脱离了基层,也脱离了群众。
在思想上走心。要带着为基层、为群众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调研,不能调研前看排场,调研时又蜻蜓点水,浮夸作秀。要精心设计调研方案,把调研目的写在纸上,更要放在心上,弄明白调研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外,更要考虑清楚调研的对象、方法和预期效果。调研后对发现问题,要认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如何帮助解决基层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行动上走深。很多调研组只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开展调研,只走好的地方,不走差的地方,提前打招呼走马观花看了“示范点”后就开座谈会、向基层要汇报材料,随便改改后便形成了自己的“调研报告”便完成了自己的调研任务。这种调研方式除了加重基层负担外,完全达不到调研预期,也不能实质解决问题。所以开展调查研究时要敢于去最边远、最困难的地区调研,走深一层、想细一点、想实一步,在贴近群众地方调查研究,方能为工作的全局谋划提供科学的现实依据。
在效果上走实。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准备要实,做好提前规划,准备方案,过程要实,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调研,将问题抓实,总结存在困难,找到方法,将调研结果转化为解决方案,避免只调查不解决,既要看到好的一方面,也要敢于发现不足,才能更好地将调查研究落地。(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人民政府 李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