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一个“自找苦吃”的青年干部札记

2023-05-12 10:14:51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习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来信中提到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表示肯定,并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听到“自找苦吃”这四个字,我感触颇多,自从2020年从一名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以来,我不仅完成了身份上和角色上的多重转变,更是在心态上和情感上对基层、对农村、对青春、对吃苦有了深刻的理解。期间我苦学理论、苦练本领、苦干事业,想让自己扎扎实实的成为一名敢于“自找苦吃”的青年干部,过程中不乏迷茫、疲惫、挣扎,但更多的是收获了成长与知识。

找学习之苦,做“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青年干部。俗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理论学习是极辛苦的,需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参与基层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主动寻求理论学习之苦,常常以书本力量来克服自身的“本领恐慌”,坚持读原著、剖原文,从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中寻找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新时代青年的奋进力量;同时既注重增强专业能力,又注重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学习业务技能,努力提高胜任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时刻提醒自己趁年轻多掌握“几把刷子”、多练几门“硬功”。对待学习,我始终秉持“空杯”心态,不自满、不懈怠,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查找不足,提高自己。

找调研之苦,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青年干部。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了解基层实际问题的关键。当前,各级各地都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也在乘着这股“东风”认真摸索调研工作的真谛,“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真正的基层工作就是鼓励青年干部积极走出办公室勇于到环境最复杂、条件最艰苦的一线去了解调研、掌握调研,避免搞游山玩水的“伪调研”、专为作秀的“假调研”、走走过场的“浅调研”。参加基层工作这几年来,我所挖掘的“调研之苦”,就是“擦破脚皮”丈量民情、“磨破嘴皮”深入群众,贴近实际、紧接地气。在调研过程我学习与调研对象互动、交流和沟通,做到推心置腹,从细枝末节中寻找出真正的思想火花,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找碰壁之苦,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青年干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基层工作的这几年里,我最深的感触和最大的“苦楚”就是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当时初出茅庐、初来窄到,我体会到处处碰壁的窘境,但我深知做好基层工作的本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我必须吃得这个“苦”。于是我在党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推进党务村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开展,完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在信访维稳上下功夫,盯住群众关注、积压时间较长的“钉子案”“骨头案”,加大攻坚化解力度,努力做到“事心双解”;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载体上下功夫,巩固完善党群议事会、板凳会议、网格议事会等基层民主协商或群众自治机制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汇集群众真知灼见,切实做到“开门”听民声、“张榜”尊民意。

习总书记曾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我将继续有苦不言苦,碰壁不逃避,用“背石上山”的尺寸苦功展现青春该有的模样。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人民政府 石梦杰)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