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明代文人方孝孺曾经说过:“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敬”指导人什么该做,“畏”教导人什么不该做,心存敬畏,才能立身端正,说话有尺,行事有度。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青年干部必须时刻秉持敬畏之心,校准思想之标,绷紧纪律之弦,调正行为之舵,做到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纪。
秉持敬畏权力的态度,坚持执政为民。晚清名臣曾国潘曾写过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潘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理念。心存敬畏,才有战战兢兢的戒慎恐惧,才有如履薄冰的谨小慎微,才能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青年干部初入仕途,更要向曾国潘那样,对权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情感上明确界限,在行动上见坚守底线,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用手中的权力服务人民、保障人民。
秉持敬畏人民的理念,增强公仆意识。古语有言:“间于天地者,莫贵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时强调:“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敬畏人民是党性使然,也是历史必然。青年干部要对人民心存敬畏,要怀抱思源之心,秉承反哺之情,涵养公仆情怀,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不竭动力,要办“群众事”,贴“群众心”,解“群众难”,做到知民情纳民言,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促民富。
秉持敬畏法纪的原则,做到令行禁止。明朝张居正在《张居正奏疏集》中写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纪国法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准则,也是每个党员干部立己身的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严厉地打击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无论是当下发生的还是过去发生的,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就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青年干部应以各种反面典型为戒,敬畏法纪,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对党尽责,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严格约束自己、管束家人,做到谨慎交友,自觉接受监督,做各项纪律规矩的维护者和践行者,让手中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浙江省诸暨市浬浦镇人民政府 何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