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媒发布了最新国家形象网宣片《PRC》(《这就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视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开启,用平静而有力的语调叙述起中国的“前世”与“今生”,向世界传递出一个的“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大国形象”。而青年干部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生力军,更应胸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符号”建构“大国形象”,青年干部应“挺直腰杆前行”凸显“大国自信”。“这是我,古老、深邃;这也是我,年轻、开放”。网宣片的开头便集成了长城、莫高窟、三星堆、兵马俑等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展现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紧接着,网宣片又呈现出高铁、卫星、大桥等现代文明的“科技符号”,“文化符号”与“科技符号”的“有机联动”在短短数秒间便建构起一个内涵丰富的“大国形象”。于青年干部而言,不仅要有“文化自信”,更要树立“科技自信”,只有这样才是“大国自信”。如今的中国已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青年干部在学习、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去接受、使用、宣传中国的“科技智造”,“挺直腰杆”在文化与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锚定“中国价值”。
“创新”实现“大国跨越”,青年干部应“撸起袖子奋斗”展现“大国担当”。“这是我,曾经一穷二白、筚路蓝缕;这也是我,心怀梦想、从未停止过努力。”网宣片中段,镜头一转来到了大漠,一艘明亮的火箭快速升空,预示着荒凉的戈壁滩上诞生出了“两弹一星”,共和国从此挺直了脊梁,也预示着中国探索星辰大海的脚步,永不停歇。这种有与无、新与旧、今与昔的对立统一,展现出中国通过“创新”才实现了“大国跨越”。于青年干部而言,要强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大国担当”,主动练就“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强大本领。要坚守“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把握机遇与挑战、坚持创新与实践,提高自身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撸起袖子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
“繁华”阐释“大国崛起”,青年干部应“携起手来进步”彰显“大国风范”。“我懂得,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我期待同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享机遇。”网宣片后段的一组长画面中,大熊猫、风力发电中欧班列、学习京剧、冬奥竞技、科研合作等“繁华”场景阐释了“大国崛起”,传递出了中国愿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与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共迎挑战,共享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青年干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力军,理应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干部应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保持定力、严守规矩,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和青春风范,不仅在国内做同龄人的榜样,更要在世界做同龄人的楷模,“携世界青年之手”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青年干部应时刻胸怀“国之大者”,有自信、敢担当、谋合作,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在基层任职时练就过硬本领,切实担当历史使命,贡献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人民政府 杨健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