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的压力很大,全国各地掀起了领导干部客串“卖货主播”的热潮,为当地经济发展催生了新机遇,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但部分干部却把直播间当成了个人的“魅力秀场”。因此,标好“硬杠杠”,为干部直播带货长久“保质、保鲜”。
“立规矩”,为干部带货长久“保质”。干部直播带货作为一种销售新技术催生的销售模式,为群众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难题,然而,干部直播带货也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比如产品“说上就上”,对质量不闻不问,甚至以次充好等等行为,严重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领导干部的形象。所以,要立好规矩,定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要求必须严把质量和品质关口,杜绝出现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等现象,让消费者买得开心,用得放心,既为货物“保质”也为干部“保质”。
“划红线”,为干部带货长久“保鲜”。干部直播带货本是公益性的,不收取任何形式报酬的。然而,仍有部分干部在直播带货时把直播间当成了个人的“魅力秀场”,找网红或“大号”蹭流量、找“水军”等欺骗性带货,甚至有硬性摊派和“被自愿”捧场的现象。故画好干部直播带货红线很有必要,严格审核把关每个环节,防止出现流量注水、销量造假、组织摊派等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给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持久“保鲜”。
干部直播带货是一场用“官方声音”给“百姓代言”的公益性活动,不是个人“秀场”,容不得半点虚假,不掺杂私利,不滥用公权。标好干部直播带货“硬杠杠”,既是为货物“保质、保鲜”也是为干部“保质、保鲜”。(贵州省镇远县涌溪乡 潘昌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