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及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德不配位”问题,就年轻干部而言,理应从“第一粒扣子”开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价值观,守政德、养仁德、育智德、修廉德,做到德才相长、德才相配。
要“自信”不要“自负”,守好政德。毋庸置疑,自信而阳光的年轻干部,给人以阳光般的温暖,就如“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让人涤荡心灵、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然而,一些年轻干部自信“过头”,不守政德,甚至年龄不大“打官腔儿”“拿身价儿”,扬起脑袋、露出鼻孔,拉着长腔、颐指气使,傲慢自负、令人生厌。自信与自负也是有辩证关系的,自信来源于实力,是一种健康的自我暗示,带来的是稳定的成长和目标的实现。而自负是高估自己实力,伴随着轻视他人和不愿意接受批评,容易陷入被动和失败的境地。年轻干部一定要克服盲目的优越感,既要保持自信,又要保持谦虚和理性,避免为自己的成长埋下障碍。
要“钻研”不要“钻营”,养好仁德。急功近利往往是年轻干部无法克服的心态,主要表现为冒进、激进、偏激,缺乏耐心、缺少毅力,不在研究工作上“十年磨一剑”,急于在寻求“捷径”上“苦心经营”,这种“立功心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并不可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扩大“朋友圈”的无用社交,或是“装点门面”的“旁门左道”之中,不仅荒废自己的“田”,也很难有意外收获。事实证明,专注的人更能够克服不利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年轻干部一定要有踏实的心态,耐得住寂寞,守得了“铺儿”,久久为功,见得了花开花落,不能“朝三暮四”“心猿意马”,最后竹篮子打水换来一场空。
要“忙碌”不要“盲目”,育好智德。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年轻干部的普遍状态,分不清“轻、重、缓、急”,本质上是视野、格局不开阔的一种表现。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面对上级部门的千条万线,年轻干部往往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怪圈,看似忙忙碌碌,却无奈“累死也无功”。避免盲目的工作状态,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要强化大局观念和辩证思维,通过抓好调研把情况搞清楚,既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又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最后还要抓好落实,提高执行力,才能事半功倍,避免陷入盲目“泥塘”。
要“沉淀”不要“沉沦”,修好廉德。“得志将才年少时,轻歌胜马任缰驰。充声花语迷觉醒,累步危崖浑不知。一去未曾回首望,再寻已是初心失。诸君莫要覆同道,待陷囹圄方悔迟。”这是一名年轻干部在留置期间写下的诗。年轻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屡见不鲜,从怀抱信仰到迷失自我,有的仅仅走过了短短两到三年、甚至更少的时间,仕途尚未起步,就已经草草结束。“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本应该干事创业的大好年华坠入深渊,究其原因,还是“沉淀”不够所致,人生的高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都是才华撑不起野心、能力驾驭不了目标,这都需要沉下心来学习、历练。年轻干部应该学会用岁月积攒实力、用坚持创造神奇,在失意中打磨、反思中修正、修行中升华,不忘初心使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委组织部 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