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基层干部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干部是否作为直接关系到地方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程度。干事、担事、谋事,既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因此,基层干部讲实干讲担当讲创新就必须真讲、真做,敢于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争做担当的标杆,才能在大浪淘沙中阔步前进。
做有“担当型”基层干部,帮助群众解难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乡镇,大到征地做项目、环境整治、解决矛盾纠纷,小至打证明、反映困难,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基层干部若想让群众心服口服,要有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研究本地发展态势,找到真正适合乡村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理清自己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以敢于负责、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态度,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做一名“任务来了扛得起,压力面前扛得住,关键时刻站得出”的干部。
做能“实干型”基层干部,甘于吃苦肯奉献。乡镇和农村群众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走不好,我们一切工作都会功亏一篑。“吾心安处是吾乡”则正体现了对农村的热爱,对农民的关注。基层干部大多异地工作,可能会存在“融不进来,沉不下去,干不出成绩”的现实问题。应该扪心自问,此地是否“吾乡”?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坚持脚踏实地,培养对人民群众至诚至真的情怀,然后将这种内化于心的情怀转变成工作的推动力,做出实效。围绕百姓的各种需求,说得出道理、想得出办法、做得了好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热心温暖群众。
做要“创新型”基层干部,积极进取敢开拓。每一名乡村基层党员干部都要是致富带头人,都要有管理企业、发展经济的本领。一个村、一个寨有一个有思路、敢创新的带头人对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当下,国家给予了农村很多政策,我们要既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红利,也要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经验。在深入学习领会基础上,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将这些政策和经验落实到群众身上。我们要积极谋划发展思路,选对新方向,走对新路子,先富带动后富,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带富于民。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需牢记使命,夯实能力,才能追赶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带动乡村振兴驶向快车道,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贵州省黎平县永从镇人民政府 周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