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扎根一线,经常需要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但是“面对面”不等于“零距离”,只有“心连心”才能疏通“最后一公里”。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把一线当作战场,关心人民群众“冷暖安危”,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时时刻刻以民为先、以民为本,通过点滴作为,勇担“国之大者”。
以“知心好朋友”的名义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思”,在“双向奔赴”中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也是绘就党群关系“同心圆”的关键所在。党的基层干部身处一线,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在“人多面广、繁琐复杂”的基层大舞台练就“十八般武艺”。所以,基层干部要从“拳拳为民心”出发,以人民心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意见为第一资料,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常思自己“干得行不行、好不好”,常想人民群众“还缺什么、还要什么”,通过开几场“板凳会”、上几次“热炕头”,聊一聊“芝麻小事”,说一说“鸡毛蒜皮”,继而在“拉家常”的基础上与人民群众“掏心窝”、“抒胸臆”,形成思想上尊重、理念上认同、情感上贴近的“党群一家人”。
以“人民勤务员”的定位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笃行不怠”中画出新时代 党员干部“自画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走进千家万户,“揭锅盖、摸被褥、看粮袋”,这些动作背后都体现了总书记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基层干部要牢记“人民勤务员”这几个滚烫大字,在总书记的深情话语中补足精神之钙,把牢思想之舵,高扬信仰之旗,为人民的“急难愁盼”跑跑腿、流流汗、出出力,通过一件件便民小事、惠民好事、暖民实事,切实将人民的建议、意见和要求转化为判断力、执行力、解决力,努力在“我是人民勤务员”的真情告白中绘就“眼中有群众、脸上有温情、肩上有责任”的干部“自画像”。
以“基层实干家”的身份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行”,在“真抓实干”中做好共同富裕“大蛋糕”。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共同富裕“势在必行”。但是,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农村地区还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作为基层干部,要争当发展“领头雁”、致富“带头人”,要多想金点子,敢啃硬骨头,积极主动的把党的决议决定、政策主张与基层实际、基础条件结合起来,让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成为做大“蛋糕”的重要抓手。此外,“大河有水”,也要让“每条小河”“满”起来。所以,基层干部必须要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努力把“蛋糕”分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个人民群众都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文德镇选调生 李映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