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村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基层矛盾纠纷表现尤为突出。基层矛盾纠纷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和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之一。正确及时有效调处好基层矛盾纠纷,关系到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顺利实施、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基层组织,要积极介入,妥善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当地,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真抓实干,进一步树立高效率服务理念
进一步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转变思想、理顺职责、提升素质能力、强化服务意识,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围绕做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是什么态度、有什么工作成效、有哪些不足之处、下一步怎么改进等六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转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单位形象、增强群众满意度。
二、分类登记,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
建立综治中心受理事项登记台账,接待来访来信群众热情周到,将其诉求及时准确登记。对诉求简单、政策明确的,当场给予明确答复;对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受理告知书,再分流到有处理权限的部门限时调查处理。实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结的矛盾纠纷闭环式衔接模式,以实际行动增强群众满意度,全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培训,进一步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从群众中推选出部分党员、“五老”人员、德望长者等担任联户长,让基层工作前移、服务前移。以村为单位,由乡镇班子成员为网格长、联户长开展履职技能培训,统一发放“聘书”,让联户长“持证”上岗,进一步激发联户长的内生动力,同时各个联户长召集村民开“院坝会”,逐步理顺基层治理新机制。通过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采集上报基础信息、排查治安隐患、排查化解稳控矛盾纠纷,并与综治中心相互联动,坚持网格联户“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办实事、解难事”相结合的原则,第一时间办理事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进一步做好基层服务。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全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龙小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