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为城市社区基层减负,释放服务新活力

2025-08-26 16:24:16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御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与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为城市社区基层减负,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需求。

为城市社区基层减负,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减负能够让社区回归服务主业。当社区从繁琐的行政事务和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就能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到政策宣传、民意收集、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核心工作上,更好地发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先天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例如,荆门市掇刀区七一桥社区通过“摘牌”改革,清理无关牌子,将履职事项从“无限责任”压缩至40项法定职责,群众办事效率大幅提升,社区有了更多精力为居民办实事。其次,减负有助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通过明确权责边界,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能够避免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的责任推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高效协同的治理格局。再者,减负能够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积极性。当社区工作者不再被过重的负担压得喘不过气,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居民服务中,并因工作成效获得认可,他们会更有干劲,更愿意扎根基层、奉献基层。

为切实为城市社区基层减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其一,厘清权责边界。各地应借鉴重庆“四张清单”的经验,明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负面事项清单、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让社区干部清楚知道“该干什么活”,杜绝职能部门随意向社区摊派任务的现象。同时,建立基层事务准入监管平台,职能部门下派任务必须在线发起,明确权责分工和资源支持,从源头遏制“部门甩锅”。其二,整治形式主义。大力精简不必要的会议、报表、台账,减少过度留痕。推广数字化办公,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例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楠木河村通过“智频安楠”智慧平台,用24小时监控取代传统巡查,将独居老人关怀、地质灾害预警等事务纳入数字化管理,让村干部“足不出户知村情”。其三,优化考核机制。转变考核导向,增加群众评价在考核中的比重,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社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减少考核频次,避免过度考核干扰社区正常工作。湖南澧县小渡口镇在干部考核中增加群众评价比重,推动形成干群互动、共建共治的良好风尚。

为城市社区基层减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只有让社区轻装上阵,才能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畅通无阻,让城市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陈佳)

责任编辑:刘雅娟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