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关键不在“砍文件”“减会议”的数字游戏,而在为干部卸下心里那副看不见的枷锁。只有用初心校准航向、用决心斩断顽疾、用暖心托底保障,才能把“忙而无效”变成“忙而有为”。
一、初心:把“对上负责”扭转为“对下负责”
减负首先要回答“为了谁”——台账可以减,走访不能减;表格可以少,实事不能少。只有让干部把更多时间花在炕头板凳而非电脑屏幕,把更多心思用在解决漏水马桶、留守儿童作业辅导这些“针头线脑”的小事上,“初心”才真正落了地。
二、决心:把“层层加码”变成“层层解套”
真减负就得刀刃向内:谁来考核、考什么、怎么考,统统放到阳光下晒一晒。浙江某县推行“一张表统报、一支队伍核查”,报表总量砍掉六成,督查频次下降一半,干部腾出手来跑项目、找销路,这就是决心带来的红利。
三、暖心:让“5+2、白加黑”不再是默认选项
减负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待遇向一线倾斜、培训向短板聚焦、荣誉向实绩靠拢。湖南某乡镇设立“晚睡补贴”,干部加班到十点以后可补休半天;山东推行“双导师”帮带,表现突出的村支书可直接挂任镇党委委员。当“流汗的人不再流泪”,担当就自然长出来了。
基层不是“材料加工厂”,也不是“迎检展览馆”,而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减掉无谓的“指尖负担”,才能增加治理的“脚尖功夫”;减掉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才能加固执政为民的“地基”。让干部轻装上阵,群众才能如沐春风。(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