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共筑清朗护苗的网络空间

2025-08-30 14:50:33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网络空间是未成年人探索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域,但虚拟世界并非世外桃源,网络空间潜藏的信息污染、不良内容、沉迷风险等“数字阴霾”,时刻威胁着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整治网上危害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乱象,严厉打击涉嫌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擎旗定向,筑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强堡垒。“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绝非一时之策、一域之事,乃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的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专项行动是净化网络空间、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大力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不断加强涉网领域监管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运行体制机制;要准确把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主动对标对表、合力攻坚作战,进一步优化网络空间顶层设计,抓实抓细基层网络监督实践,强化宣传引导,从思想上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养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要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加大巡查力度,从严处置处罚存在突出问题的平台、账号和MCN机构,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确保专项行动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清朗网络晴空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协同发力,织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治理体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网络环境的净化,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更需精准施策、多管齐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必须握指成拳,协同发力,尤其是网信、教育、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严格依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规政策,紧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情况新表现,聚力整治实施网络侵害行为、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等四方面问题,狠抓防沉迷网络措施落实等关键环节;要大力疏浚“网络泉源”,深化网络运行全流程全节点监管,加强技术巡查与内容审核,严格执法尺度,对违法违规平台和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惩治,形成有效震慑;要全面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形成共治合力,涤荡污秽,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成为滋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沃土。

春风化雨,共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清朗家园。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整治环境是手段,育人心灵才是根本。专项行动不仅在于“破”,更在于“立”。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平台企业要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和防沉迷制度机制,优化职能部门联合整治体系,严格网络内容审核关口,积极供给丰富优质、寓教于乐的网络文化产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数字内容创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未成年人的心灵,增强其辨别是非、抵御诱惑的能力,自觉争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同时,要呼吁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网民共同抵制网上涉未成年人乱象问题,学校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明辨是非、善用网络;家庭要承担好第一课堂责任,家长要履行好监护职责,多陪伴、多引导,筑牢家庭“第一道防线”,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唯有争做负责任的“守门人”,多方协同、共治共建,才能涤荡网络尘埃,将专项行动的阶段性成果转化为长效治理机制,真正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善治效果。(陈秀飞)

责任编辑:杨思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