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9月2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村社发展大会在咸阳旬邑县开幕,大会以“推进产业跃升,共建和美乡村”为主题,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务实支撑。
近年来,不少乡村的产业、生态、民生得到很好发展。如渭南市屈家村以“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西甜瓜产业,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特色高效农业的转变,村民经济收入增加,村庄经济活力增强。这是政策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见证着乡村建设稳步向前的坚实步伐。
“和美”是国之所向、民之所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是聚焦民生短板、走进人民心里的一项大工程,更是责任和使命担当。
“产业跃升”的首要前提是聚焦人才支撑激活内生动力。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产业跃升的第一资源,更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要构建乡村人才梯队,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上下足功夫,让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人群、农技人民等愿意到乡村这片天地大施拳脚、大展宏图,给人才在乡村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产业跃升”的关键之处在于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找准发力点。聚焦本地特色产品,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探寻新的发展模式,例如部分地区通过“特色单品突围+规模化支撑”的发展路径,避免了产业同质化竞争,又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益,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跃升”的重中之重是打破一二三产业的壁垒找到融合点。要主动发掘、发现产业之间潜在的契合点,深化三产融合,以“链条衍生+业态创新”拓宽乡村发展潜在空间,如海口永德村打造“荔枝+体育+旅游”模式,举办“荔枝花海农耕健康跑”,配套建设露营基地、主题民宿,让单一种植业延伸为全域旅游生态。(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