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皎洁的月光洒遍神州,这轮承载着中华民族团圆期盼的明月,不仅映照着千家万户的温情团聚,更成为检验党员干部初心纯度、担当力度与廉洁底色的“特殊考场”。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中秋不仅是阖家团圆的传统佳节,更是践行根本宗旨、服务人民群众、锤炼过硬作风的重要契机,要以“躬行为民、尽责有为、守节不逾”为行动准则,争做守护民生、筑牢平安、永葆清廉的“三好干部”,让中秋的意蕴超越亲情团圆,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
争做初心系民、躬行为民的好干部,绘就中秋万家团圆的温馨图景。中秋佳节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团圆幸福的向往,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正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力量源泉。从乡村振兴一线到城市治理现场,从民生保障窗口到群众家中,每一份幸福的守护、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动诠释。作为群众的贴心人,党员干部要把对“小家”的眷恋升华为对“大家”的奉献,脚下沾泥土,田间问收成,在稻穗麦浪间为农户算好“丰收账”;推门听民声,入户解心结,于街巷楼宇中帮群众化解“烦心事”;躬身送温暖,政策润心田,向困难家庭精准传递“帮扶情”。要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通过“民情日记”记录群众诉求,依托“党群连心卡”搭建沟通桥梁,确保特殊群体关爱、临时救助等政策精准落到“最后一米”。要始终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多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民生大事上出实招,少在个人待遇、职务晋升上打“小算盘”,以实实在在的为民举措点亮万家灯火,让中秋团圆浸润更深的鱼水情深。
争做担当护民、尽责有为的好干部,绘就中秋月明人安的安宁图景。“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的安宁景象,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坚守与担当。中秋假期不是工作的“休止符”,而是责任落实的“检验场”:防汛防火一线需要24小时值守监测,民生服务窗口必须保持正常运转,应急处突队伍更要随时待命。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节前松懈”心态,以“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责任意识把岗位当“战场”,把保民生、护平安作为节日期间最重要的使命。要健全“网格化+信息化”风险防控体系,对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式管理,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同时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和“处处用心尽责”的主动性筑牢节日安全防线,用担当守护月色下的万家安宁。
争做清正廉洁、守节不逾的好干部,绘就中秋风清气正的清明图景。中秋明月,清辉皎洁,恰似党员干部应有的清廉本色。节日期间,面对月饼礼品、红包礼金、宴请娱乐等“糖衣炮弹”的考验,党员干部当时刻以明月为镜,照见初心、守住底线。要主动加强党纪学习,认真研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并自觉对照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动排查“四风”隐形变异风险,对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新型诱惑保持清醒警惕。要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培育清廉家风,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主动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清风明月般的清廉本色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