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其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很久。作为学校的一名党员教师,我深感这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它恰恰为我们如何扎实做好小学党建工作,如何让党组织在学校真正强起来,提供了最根本的方法论。
自我革命,首先是要革除我们党建工作中“虚”的问题,让它真正“实”起来。以前一提到党建,可能就是“开开会、读读报、填填表”。这种“两张皮”现象,是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最需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来破解的难题。自我革命,对我们来说,就是敢于对形式主义“亮剑”。比如,我们的政治学习,能不能不再只是照本宣科?我们尝试过把学习课堂搬到教研组会上,围绕“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让党员教师带头讨论、分享“金点子”;搬到师德师风剖析会上,用身边的具体案例来警示反思。又比如,“三会一课”的质量如何提升?我们支部最近尝试让青年党员教师轮流主持“微党课”,结合他们教语文课中的红色经典、道法课中的法治故事来讲,效果就比干巴巴念文件好得多,年轻党员也觉得更有获得感。这种“实”,就是让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中心任务拧成一股绳。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要管到“细微处”,体现在“人情味”里。小学是个“小社会”,全面从严治党不能高高在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比如,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这些敏感事项上,我们支部坚持一个原则:规则摆在桌面上,过程晒在阳光下。方案怎么定、标准是什么,全部经过支委会、党员大会充分讨论,结果及时公示,杜绝“模糊操作”,这就是用程序的公正来保证结果的公正,让大家服气。
更重要的是管好“人”。我们有严格的纪律要求,但更有带着温度的提醒。比如,发现有老师可能因为家庭负担重而情绪急躁,支部书记会及时谈心;有老师在接受家长微小的感谢时,我们会在肯定其辛勤付出的同时,及时“咬耳扯袖”,讲清纪律底线。这种“严管”本身就是“厚爱”,目的是保护老师,维护教师队伍清正廉洁的形象,给孩子们树立榜样。校园风清气正,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
以引领社会革命的担当,种好立德树人的“责任田”。说“引领社会革命”,对我们小学来说,目标非常具体,就是要把孩子们培养好。这本身就是最深刻、最基础的社会革命。我们怎么引领?就是要把党员教师打造成攻坚克难的先锋队。
“双减”后课后服务怎么做得既有意义又受孩子欢迎?我们的党员老师带头研究,开设了红色故事会、航模制作等特色社团。“家校共育”出现沟通难题,我们的党员班主任率先探索“线上家长微课堂”,定期分享育儿心得。最近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又是党员教师组成“突击小组”,先学一步,再手把手教会老教师。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革命”的含义——不断破解育人难题,推动学校进步。当我们每一个党员教师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师德标杆、教学骨干,我们党组织自然就有了凝聚力、战斗力,就能真正 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十五五”的蓝图令人振奋,基础教育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小学党务工作者,就是要把“自我革命”这把利器用好,不怕揭短、勇于创新,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日常,让我们这个小小的支部堡垒更加坚固,让每一位党员教师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用心用情用力照亮孩子们的前行之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夯实最坚实的根基。(王地听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