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有“党味、鲜味、土味”。“党味”是“根”,确保方向不偏;“鲜味”是“叶”,保持生机活力;“土味”是“土”,滋养茁壮成长。三者统一于提升党员教育质量的共同目标,共同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党员教育要突出“党味”,永葆政治本色。“党味”是党员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属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独特标识。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突出政治引领,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修课、必修课,引导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深入学习党章、党纪处分条例等,明确行为边界,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坚定初心使命,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另一方面要突出党性锻炼,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让党员在“炉火”中锤炼党性。教育引导党员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员教育要增添“鲜味”,激发学习活力。“鲜味”是针对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要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党员队伍持续接受新的人才输入,决定着党员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党员教育工作的创新一方面在于形式创新,变“灌输”为“吸引”。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利用微党课、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实现学习随时随地。丰富教学形式,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和业务骨干等开展专题授课,推广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研讨辩论、知识竞赛等互动式教学,让党员从“被动听”到“主动讲”。另一方面是在于内容更新,变“陈粮”为“新泉”。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央最新精神、国内外形势热点融入教学,确保教育内容“保鲜”。
党员教育要保留“土味”,扎根实践根基。“土味”是党员教育的实践导向和价值归宿。要求党员教育要贴近基层实际,确保学以致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因此,在党员教育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党员在履职尽责、服务群众中遇到的实际困惑设置课程,缺什么补什么,什么管用什么。聚焦主责主业,将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重大任务开展精准化培训。要以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工作推进度作为衡量教育成效的最终标尺,引导党员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践行初心。各级党组织必须将教育的根须深扎于实践的沃土,让党性在服务人民的行动中锤炼,让本领在推动发展的征程上提升,最终结出惠及人民、助力发展的累累硕果。(张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