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落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宏观蓝图的绘就,到具体执行环节的推进,再到最终惠及于民、取得实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领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投入其中,才能将顶层设计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基层实践的生动图景。
政策的科学制定是有效落实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环节倘若失之毫厘,执行结果便会谬以千里。领导干部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坚持科学决策、系统思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精准识别群众诉求。切不可脱离实际、“拍脑袋决策”,要坚决杜绝“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盲目倾向。唯有经过充分论证、凝聚共识的政策,才能锚定正确的方向,使其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性,真正成为造福于民的善政良策。
政策的有效落实,关键在于执行。“令在必信,法在必行。”再好的政策,如果停留在文件上、悬挂在口号中,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在政策执行中要上下同心、一以贯之,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以强大的执行力狠抓落实。在执行过程中,一丝不苟、不折不扣,要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将政策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要求都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唯有如此,政策的种子才能穿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硬表层,深深扎根于实践的肥沃土壤,最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政策的落实成效如何需要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任何政策规定不仅要解决当下问题,更要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一年接一年干的恒心,一件事接一件事办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在工作中心浮气躁、朝令夕改,如同“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导致事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只有在政策执行中保持目标不移、方向不改、力度不减、久久为功,才能干出群众拥护、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实绩,真正做到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