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初心,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为党育才要锚定干部成长核心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这要求党校跳出传统教学模式,把“传道、授业、解惑”落到实处。传道要传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中心内容,做好体系化、学理化阐释。授业要授改革发展稳定之业,紧扣高质量发展、风险防范等重大部署,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培训。解惑要解主观客观世界之惑,通过党性教育锤炼政治品格,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占比不低于70%的“硬杠杠”,本质是守住育才的政治底线。
为党献策需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党校作为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献策质量直接体现履职能力。献策不是空发议论,要下足“厚书底子”与“调查研究”双重功夫,既上接天线把握中央精神,又下接地气洞察基层实情。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理论创新上勇攀高峰,在对策研究上精准发力,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决策。从《理论动态》推动拨乱反正到新时代智库成果获中央重视,党校献策始终遵循“党需要研究什么就攻关什么”的逻辑,这正是献策的价值所在。
从严治校是初心践行的根本保障。党校姓党必然要求从严治校,二者一体两面。要把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贯穿始终,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教师队伍建设要突出政治标准,做到“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学员管理要严字当头,通过严格制度锤炼党性。唯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才能保证育才的纯度、献策的准度,让党校真正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理论创新的“策源地”。
党校初心连着党的使命,姓党立场关乎事业根基。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唯有始终以党的要求为遵循,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实践需求为靶心,才能让党校在为党育才中彰显价值,在为党献策中贡献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