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求新时代干部队伍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胸怀“国之大者”,以系统思维构建激励体系,激发广大干部的闯劲与智慧。
以工作实绩激发担当潜能。用人导向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力引擎,直接决定干事创业的活力与方向。组织部门需构建科学、动态的选拔机制,确保人岗相适、才尽其用。要坚持实绩为本的选拔原则,将改革攻坚、民生服务等一线表现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建立多维度的识别体系。通过常态化考察和分类考核,动态更新干部人才库,优先选用在重大任务中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的骨干力量。要畅通能上能下的选拔任用渠道,健全绩效清单与负面清单,结合日常表现和年度考核,对不适应现职者及时调整,形成“上”有激励、“下”有压力的良性循环。
以能力提升夯实善干根基。担当作为不仅需信念坚定,更依赖过硬本领。组织部门应将思想淬炼与实践磨砺紧密结合,为干部提供系统化成长平台。首要的是强化理论武装与党性修养。通过中心组学习、忠诚教育等形式,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筑牢“敢闯”的思想根基。同时,要突出实践导向的能力提升。将发展前沿、民生一线作为主战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造攻坚克难的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使之从“能担当”升级为“善担当”。
以机制创新优化担当作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干部担当作为的坚强后盾。组织部门需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精准实施容错纠错机制。对探索性失误坚持客观分析、宽容对待,明确“三个区分开来”的边界,为敢于创新的干部撑腰壮胆。通过完善举报核查程序,及时澄清不实指控,严肃惩处诬告行为,消除“怕出错”的心理负担,使干部在闯关破局中轻装上阵。深化关心关爱长效机制。落实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等制度,关注干部的身心状态和实际困难,通过常态化慰问和待遇保障,增强其归属感与获得感,让担当者感受到组织的温度。(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