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从不是墙上贴标语、会上念文件的表面功夫,而是系着党的执政根基、连着群众冷暖的关键工程。就像大树要扎深根才能抗住风雨,基层党建也得抛开搭架子、填表格的虚活,盯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干,围着实际问题转,让党建工作从会议室的讨论里走进百姓家的日常中,从零星的示范点变成惠及所有人的实在账。
基层党建最该破解的难题,就是党建业务两张皮。不少地方开会时谈党建头头是道,可一到办实事就把党建抛在脑后——社区推进民生服务,没人提党员该冲在前面;村里抓乡村振兴,难寻党组织统筹的身影。这显然行不通,党建和业务本就该是拧成一股绳的一家人。社区党建该围着居民需求转,把党员志愿者派到老旧小区改造现场,让他们带头协调漏水纠纷、陪独居老人跑医院;农村党建要跟着产业走,把党员示范岗设到种植基地、农产品直播间,让党员领着村民学种养殖技术、拓线上销路。你看,当党建成果能变成群众鼓起来的钱袋子、挂在脸上的笑脸,这样的党建才不是空架子,业务推进也不会走偏路。
基层党建要活起来,关键得让党员从被动打卡变成主动干事。现在有些党组织搞活动,不是围坐读文件、凑数拍照片,就是走个过场、凑个次数,党员的参与热情早被磨没了。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得从管党员转向服务党员,让每个党员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比如先摸清党员底细:懂法律的让他当矛盾调解员,会唱歌跳舞的让他组文化队,年轻人熟悉手机操作就负责线上讲政策、传信息。组织生活也别总在会议室里憋思路,把党课搬到红色教育基地学初心,放到田间地头解难题——拆迁攻坚时开现场党会定方案,丰收时节办田间党课教技术,让党员在干事中悟初心、强担当,这样才能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最核心的一点,基层党建得放下我替群众做主的想法,多听群众说要怎么干。有些地方搞党建示范点,盲目装高端智能设备,结果老人不会用、不敢碰;有的村党组织引进产业项目,不跟村民商量就拍板,最后项目落地了却没人愿意参与。这不是帮群众,反倒是给群众添堵!真正的好党建,该是群众需要啥就做啥。可以搞党员联系户,让党员每月上门问需求,把群众的微心愿记下来、一件件办到位;也能开党建议事会,把居民、商户、业委会都请过来,老旧小区改不改电梯、停车位怎么划、绿化带怎么管,都让群众投票定主意。群众的眼睛最亮,你干的事是不是真有用、真贴心,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说到底,基层党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但有一条硬标准——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别搞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活,也别生搬硬套别人的模板,踏踏实实把群众的每件民生小事做好,让党的根在基层扎得更深、更牢,这才是基层党建该有的样子。(李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