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是引领各项事业行稳致远的“根”与“魂”。当前,各地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党建红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动力源”,奏响了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建强战斗堡垒,让基层组织“强”起来。从社区“网格党支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到农村“产业链党小组”带领村民抱团增收,再到企业“党建+技术攻关”小组破解生产难题,各地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发展最前沿、矛盾最集中、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载体,推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主心骨”,实现“支部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
聚焦民生实事,让服务群众“暖”起来。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办实事的成果上。各地党组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一老一小”难题,打造社区“老年食堂”、“四点半课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推进“红色代办”、“上门服务”,把社保办理、政策咨询等服务送到家门口;面对突发情况,党员突击队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些举措让党建工作从“纸上”落到“事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深度融合,让党建发展“融”起来。党建不是“独角戏”,而是要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在乡村振兴一线,党组织牵头引进特色产业,党员带头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基层治理中,党组织统筹协调物业、业委会、志愿者等力量,破解小区管理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企业发展中,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这种“党建+”的模式,打破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壁垒,让党建成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
新时代赋予党建工作新使命。唯有始终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以党建引领方向、凝聚力量、破解难题,才能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乐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