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筑牢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治理根基

2025-11-03 20:02:03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周街道办事处万湖社区居民委员会

党是领导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对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建设贯穿治理全局,回应时代挑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筑牢长治久安的政治根基。

一、理念之变:筑牢“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校准价值坐标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植于灵魂深处。这意味着党建工作不能停留在会议和文件里,而要体现在一件件具体的民生实事中。从推动“红色物业”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到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关爱“一老一小”;从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便民服务窗口,到引领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均衡布局——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坚强堡垒。唯有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才能让党组织的关怀成为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温暖。

二、方法之变:锤炼“绣花功夫”的过硬本领,提升服务精度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关键在于方法的精细与精准。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必须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练就“绣花功夫”,成为穿针引线、破解难题的行家里手。这种方法体现在对群众需求的敏锐洞察上,例如,通过党员联系户、民情恳谈会等机制,主动发现邻里纠纷、家庭困难等“微痛点”;体现在化解矛盾的柔性智慧上,不是简单生硬地执行规定,而是善于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协商、促成和解。这种精细化服务,使党的工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既能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能在过程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三、重心之变:实现“从建到强”的效能跃升,夯实执政基础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核心在于实现从注重组织覆盖到全面提升组织力的深刻转变。这不仅要求把党组织建在楼上、建在产业链上,更要求党组织在建成后能坚强有力地运转起来,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为抓手,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例如,每月固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党员集中排查并推动解决三类突出问题:一是人居环境类,如卫生死角、垃圾分类不到位;二是公共秩序类,如车辆乱停、邻里违章搭建;三是安全隐患类,如消防设施缺损、电线私拉乱接。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发动群众参与,以解决这些“关键小事”为切入点,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大提升”,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以党的建设引领现代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理念是旗帜,方法是桥梁,重心是关键,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未来,必须持续倾听人民呼声、凝聚人民智慧,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共同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园。(张洁)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