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就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坚强组织的保障,离不开“人”这一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全会的战略部署中,蕴藏着深邃的“组织密码”,亟待我们深入解读,把握其核心要义,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密码一:政治引领是“根脉”,铸就绝对忠诚的“定盘星”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来引领。四中全会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首先是一项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组织工作万绪千条,政治引领是第一位的要求。这意味着,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要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要注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只有把稳政治“方向盘”,确保组织体系和骨干力量始终与党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才能为巨轮航行锚定正确航向,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密码二:实干担当是“内核”,锻造堪当重任的“铁肩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对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全会的“组织密码”中,“实干担当”是核心内核。它要求组织工作必须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谁能扛重活、打硬仗,就把谁派到关键岗位上;谁在改革一线敢闯敢试、实绩突出,谁就应当受重用。要精准识别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尤其要看其在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风险挑战时的实际表现。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旗帜鲜明地为那些在改革中敢于探索、偶尔出现失误的干部撑腰鼓劲,真正让“闯将”“干将”脱颖而出、再无后顾之忧,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的中坚力量。
密码三:聚才兴业是“动能”,激活创新驱动的“强引擎”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对组织工作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出了新的“密码指令”。落实全会蓝图,要求组织部门在“人才口”精准发力、疏通渠道。关键在于打通“招、调、任”全链条:扩大“对口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从源头补充紧缺专业人才;畅通“立体化”调任渠道,打破体制壁垒,从企事业等一线引进实战干才;优化“战略性”选拔任用,大胆使用改革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以此树立“为事业选、为改革用”的鲜明导向,让组织机制成为集聚贤能、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
解码四中全会的“组织密码”,就是要深刻把握政治引领、实干担当、聚才兴业这三重核心要义。各级组织部门当以此为遵循,优化组织体系,建强干部队伍,集聚优秀人才,将党的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圆满完成四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最坚实的组织保障,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组织工作新篇章。(王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