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在山东省、临清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上级道路运输行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临清市交通运输局锚定“山东省道路运输行业党建示范县”创建目标,针对道路运输行业“三车”(货车、网约车、快递车)人员组织松散、党员流动大、服务保障难等痛点,着力打造“红运兴临·通达e畅”党建品牌。通过启动组织、队伍、服务、创新“红色引擎”,推动党组织在道路运输新兴领域的覆盖与引领,探索党建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路径,助力道路运输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已成立20个功能党支部,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实现区域内“三车”司机党员全覆盖,形成覆盖道路运输、交通物流、网约客运等领域的党建示范样板。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赋能行业发展,提升组织覆盖质量
1.织密党建网络,实现组织覆盖。制定出台了《临清市道路运输(快递)行业党委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功能党支部,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实施“行业党委+属地党委”双重管理模式,同步实施“党员代表工作室”护航机制,实现行业党建基层组织从“分头管理”到“统筹统管”的转变,形成“一点辐射、多点带动”和“市—镇—企业”三级联动、全域覆盖的“红色经纬网”,保障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建设与引领作用。
2.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党建引领。行业党委下派20名行业党建指导员,每个支部形成镇街分管交通同志任书记、党建办主任任副书记、行业党委选派委员兼指导员的组织网格,全面覆盖辖区内道路运输行业新兴群体的党建工作,及时掌握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思想动向。建立“诉求收集—党委直管—跟踪问效”闭环机制,简化从业人员诉求收集流程,定期召开新兴群体座谈会,解决“急难愁盼”,经统计收集各类诉求并及时解决问题16项,办结率达到100%。
3.精准纳管党员,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基层功能党支部管理机制,制定《中共临清市道路运输(快递)行业党支部责任清单》,构建党建“一张网”覆盖道路运输新兴群体党建工作。截至2025年7月,排查运输(快递)行业党员281人(其中货运司机269人、网约车司机3人、快递小哥党员9人),建立工作群,借助灯塔党建,实现新兴群体党员全部由基层功能型党组织纳管。充分利用交通行业安全监管APP,定期组织线上培训,提升党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持续激发党员在行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建引领行业发展,优化企业队伍保障
1.打造功能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针对“三车”人员组织松散、党员流动大、服务保障难问题,在临清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行业党委设置了20个功能性党支部,包括2个物流园支部、1个快递支部、16个镇街支部和1个开发区支部。按照“党建布局抓改革,新兴领域抓组织”这一思路,创新绩效管理“赛道”机制,量化行业党建考核指标,探索行业党建与机关党建整合模式,通过“镇街选定书记+部门选派委员”方式,实现行业党建基层组织从“分头管理”到“统筹统管”的转变,形成“一点辐射、多点带动”的党建引领效应。
2.优化选拔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把支部委员选育嵌入企业治理链条。一方面,从管理层遴选既懂经营又善党建的骨干担任支部委员,赋予其“组织生活+安全生产+合规运营”三项清单,确保支部决策与企业决策同频共振;另一方面,依托“红运兴临·党员先锋”评选,把政治过硬、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司机党员选拨支委班子,专门负责“司机联络、诉求收集、政策宣讲”三件事,架起党委与车轮上的党员之间的“移动桥梁”。人选确定后,统一纳入“党务红领”培养计划,每季一次“情景沙盘”实训、每年一次赴先进园区学习交流,同步建立“培训—考核—使用—激励”闭环档案,让支部委员既有能力干成事,更有舞台能出彩,为行业党建持续输送“懂业务、善治理、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3.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制定《货运驾驶员诉求直通工作机制》等制度,明确诉求受理、转办、反馈等各环节标准流程。行业党委对企业党支部配备业务能力强的党员、行业调解员、法律服务者等专门对接有需求的驾驶员群体。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活动开展等工作,确保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完善党员信用管理机制,激励党员积极参与党支部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党群服务共建高地,强化保障服务力度
1.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服务模式。行业党委立足新就业群体服务需求,以改革创新思维探索党群服务阵地联创联建新模式,通过“示范点带动服务圈”的破局思路,推动党建服务向精细化、智慧化升级,行业党建服务渗透镇街党群阵地,通过镇街行业党支部优化党群服务资源,打造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邮政快递员的小憩新天地。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壁垒,搭建“党建+数字化管理”协同平台,主动对接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智慧平台,融入“市镇两级贯通、线上线下联动”的矛盾调解体系,形成“一个市级中心、16个镇街中心、N个行业调解室”的三级矛调网络格局。
2.推进站点升级,提升服务品质。坚持“党建+社会资源”双轮驱动,临清市道路运输(快递)行业党委牵头,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工会、妇联、镇街、企业及社会组织,打造综合功能融合服务圈,扩大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成果,建成11个交通“红色驿站”,配置微波炉、血压计、应急药箱、免费WiFi、图书等“五小件”,并引入党员律师工作室、健康义诊、技能培训“三服务”,日均服务“三车”群体200余人次,累计服务3100余人次。通过“共享共建”机制,把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工会驿站、妇女微家等功能融为一体,形成“多站组网、一站多能”的综合服务枢纽,让每一辆奔跑的车都能找到“红色港湾”,让每一位新业态劳动者都能感受到“组织温度”,成为基层治理创新与服务民生的生动样本。
3.设立党员代表工作室,强化企业党建。临清行业党委围绕抓好企业支部“小阵地”建设这一课题,设立“党员代表工作室”,传导行业党委组织力,强化对平台企业支部党建的领导和帮助,畅通公司领导层、党员干部与货车司机的沟通渠道,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将党员代表工作室、党员活动室、“司机之家”、“红色驿站”融为一体,完善了住宿间、休息区、洗衣室,增添了健身器材,配备了车辆维修服务,不断增强货车司机、快递员工、网约车司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四)党建驱动行业发展,构建全新组织格局
1.构建“双统筹”机制,强化政治引领。面对行业监管与党建服务“两张皮”难题,临清行业党委创新构建“双统筹”机制,通过“一手抓行业党建、一手抓行业监管”的两位一体模式,由党组书记、局长“一把手”任职行业党委书记,一人统筹“行业党建”和“业务指导”,构建起“党组把方向、党委抓落实、行政强服务”的工作架构,实现行业党建效能与监管服务质量双提升。通过定期召开党建与业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打造“红色通道”,优化监管服务。在具体实践中,临清行业党委打造监管服务“红色通道”,以党建为纽带搭建起服务企业的桥梁,聚焦党建示范企业需求,通过协调对接办理端口、压缩办理时效,定期下基层、走流程,构建全周期帮扶机制,即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解读与流程指导,强化企业运营需求和延伸服务,以行业党委的政治引领与资源整合优势破解企业发展中“梗阻”问题,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服务效能,以规范协调机制构建和谐政商关系,行业党建形成了“党建+监管+服务”的引领企业聚力发展的新格局。例如,聚焦业户和企业反映“行业融资难”的普遍诉求,依托行业党建引领,构建“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全链条对接机制,联合市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利用信息平台,点对点推送《物流行业银行产品手册》和线上金融服务,会同银行开辟绿色通道,农商行、中行等6家银行推出“信用+合同”专属贷款,2025年1—6月累计投放3.03亿元,惠及货物运输、网约、快递企业,同比增速187.07%。7月3日,行业党委再搭平台,举办银企对接座谈会,现场推荐授信金融产品,为物流产业注入“金融活水”,跑出了运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3.建立关爱机制,传递组织温暖。临清行业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动力,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通过建立“行业党委—企业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联动体系,在物流园区等一线阵地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佩戴党徽、“党员先锋岗”标识,强化身份认同,引导党员在企业发展、稳定运营、提升服务中打头阵、当先锋,优秀司机、优秀快递员优先推荐入党、参与基层治理议事会,奠定了“党建引领-标准共建-荣誉共享”的可持续循环的生态基础。在企业党支部架构中,实施“车轮上的温暖”关爱行动,融合“司机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功能服务,在重点物流园区配备餐厅、应急药箱等设施。2024年以来,协助5名困难党员司机争取帮扶资金3万元;帮助困难家庭子女18名,领取补助金4.5万元;联合工会为新入会货车司机370名,送去暖心物资3.7万元,持续为企业和从业者传递温暖,将新兴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工作成效
(一)组织覆盖实现“从散到聚”。彻底改变道路运输行业基层组织“分头管理”现状,20个功能党支部实现道路运输、交通物流、网约客运等领域全覆盖,“三车”司机党员纳管率达100%,“市—镇—企业”三级党建网络高效运转,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引领力显著增强。
(二)诉求解决实现“从慢到快”。通过“诉求收集—党委直管—跟踪问效”闭环机制,累计收集并解决行业从业人员各类诉求16项,办结率达100%,有效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党员与从业者的归属感、认同感大幅提升。
(三)服务效能实现“从有到优”。11个“红色驿站”日均服务“三车”群体200余人次,累计服务超3100人次;“党建+数字化”矛调网络与综合服务枢纽高效运转,“多站组网、一站多能”模式成为基层治理创新与服务民生的生动样本,新业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组织温度”。
(四)行业发展实现“从稳到强”。2025年1—6月,通过银企对接机制累计投放贷款3.03亿元,惠及货物运输、网约、快递企业,同比增速187.07%;“党员先锋岗”引领作用凸显,优秀司机、快递员优先入党并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经验启示
(一)“政治引领”是根本,必须把牢行业发展方向。道路运输行业党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双统筹”机制、“一把手”挂帅等方式,将政治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优势。只有确保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才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避免党建与监管、服务“两张皮”。
(二)“精准施策”是关键,必须聚焦群体核心需求。党建工作要紧扣行业特点与从业者痛点,从“三车”群体组织松散、流动党员管理难、服务保障不足等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性设计功能党支部、“红色驿站”、诉求直通机制等举措。只有精准对接需求,才能让党建工作真正落地见效,赢得从业者认可。
(三)“资源整合”是支撑,必须凝聚多方协同合力。单靠行业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党建效能最大化,需联动党委政府、工会、妇联、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通过“共享共建”整合党群服务、金融支持、法律服务等资源。只有打破条块分割壁垒,构建全域协同的服务体系,才能为党建与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机制创新”是动力,必须推动工作持续深化。行业党建需持续探索创新管理机制、服务模式与保障体系,如“党务红领”培养计划、“党建+数字化”矛调网络、“车轮上的温暖”关爱行动等。只有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培训—考核—使用—激励”“诉求收集—解决—反馈”等闭环机制,才能实现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临清市交通运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