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党性修炼无终点,终身践行不止步

2025-11-18 19:42:25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漆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绝非一朝一夕的“速成课”,而是贯穿职业生涯、伴随人生全程的“必修课”。从“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到“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从革命年代的舍生取义到新时代的攻坚克难,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用一生践行,证明:党性修炼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更需以“终身修行”的自觉,在持续锤炼中永葆党性纯洁,在践行使命中彰显先锋本色。

以“常学常新”筑牢思想根基,让党性修炼有“深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性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党性修养不是被动接受的“任务”,而是主动汲取的“养分”,需要在常学常新中补足精神之钙。革命先辈方志敏在狱中仍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笔墨写下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时代楷模”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40余年,始终以党的理论为指引,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照亮万千女孩求学路。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习惯,既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又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唯有摒弃“学过即过”的浮躁心态、“浅尝辄止”的敷衍态度,以“活到老、学到老”的韧劲深耕理论沃土,才能让党性根基在思想淬炼中愈发牢固。

以“常修常炼”砥砺初心使命,让党性修炼有“温度”。党性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坐标,体现在为民服务的点滴实践中。党性修养的“终身课”,本质上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持久战”,需要在为民办实事中检验成色、升华境界。从“草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扎根深山,用22年时间培育万亩林场造福群众;到“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生命渠”;再到疫情防控中无数党员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防火墙”,他们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党性在心中、服务在实处”的深刻内涵。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修炼党性的“试金石”,在走访调研中倾听民意,在排忧解难中凝聚民心,让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成为党性修养的生动注脚,让群众感受到党性的温度与力量。

以“常严常律”坚守纪律底线,让党性修炼有“硬度”。党性修养离不开严格的自我约束,正如打铁还须自身硬,修党性必须守底线。终身践行党性,既要靠思想自觉,更要靠纪律约束,在常严常律中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纵观那些跌入腐败泥潭的党员干部,无一不是因为放松了党性修养、突破了纪律底线,从“一时松懈”沦为“终身悔恨”。相反,“清风书记”廖俊波始终严守纪律规矩,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用一生践行了“当官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担当”的誓言。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日常行为的“戒尺”,在小事小节上守住关口,在权力诱惑前站稳立场,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反躬自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正风肃纪,让党性在严格自律中保持刚健有力,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党性修炼非一日之功,终身践行方见真章。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来时路”的初心,珍惜“脚下路”的机遇,坚定“未来路”的方向,把党性修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终身学习筑牢思想之基,以终身践行厚植为民情怀,以终身自律坚守纪律底线,在持续修炼中让党性永不褪色,在砥砺奋进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全部力量。(李莉)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