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擘画了宏伟蓝图,而乡镇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落地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才能让全会精神真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成效。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党建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四中全会强调,“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这一要求精准切中了乡镇治理的核心要害。在我们镇,过去曾存在村集体经济薄弱、矛盾纠纷化解不畅等问题,自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来,辛家沟镇积极推进,领导班子扎根乡村带头包片联户,哪家有困难、哪片有隐患、哪项政策没落实,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治理问题。
党建引领不仅要解“急难愁盼”,更要谋 “长远发展”。四中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乡镇干部的使命就是把 “民生清单” 变成 “幸福账单”。我们以党建为纽带,在各村新建幸福院及活动广场,不仅让乡村增添活跃气氛更让老年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要始终坚守为民初心,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解决民忧。我们要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主动担当作为,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效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任增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