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让党建的“城市智慧”在乡村生根开花

2025-11-27 17:04:16 | 来源: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步路乡人民政府

当精细化管理的“城市网格”遇见充满人情味的“乡土社会”,当多元共治的“物业联建”模式植入广袤的乡村田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笔杆,正悄然在城乡融合的实践中书写新的篇章。关键在于,不仅要“送智下乡”,更要让这些源于城市的党建智慧,在乡土中国深扎根、绽新芽、结硕果。

所谓的“城市智慧”,并非钢筋水泥的冰冷造物,而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与方法论。其精华在于“三化”,即治理单元精细化、组织体系协同化、服务流程专业化。将复杂的城市社区用责任明确的网格分解细化,通过党组织“红线”将业委会、物业公司等成员单位串联起来,不仅打破了壁垒,还整合了信息化平台、专业社工队伍等资源,实现高效、便捷办事。“城市智慧”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宝贵财富,为破解乡村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推动“智慧生根”,还需完成从“移植”到“驯化”的转变。智慧下乡,切忌“水土不服”。要让城市经验在乡土社会“生根”,必须完成一场从简单“移植”到深度“驯化”的创造性转化。比如在农村推行网格化,不能照搬城市的行政化管理逻辑,而应将其与农村“熟人社会”“邻里社会”的乡土特性相结合,让村干部、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离任干部成为网格的“红色管家”,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能用乡亲们听得懂的乡音、信得过的乡情,将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服务代办送到家家户户。数字技术为传统网格赋能的做法在广大乡村应用,每个村“线上”建起村民微信群、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线下”安排党员网格员入户走访,构成了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网络”,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智慧落地,重在激发内生动力。只有当村民亲身感受到“城市智慧”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新型治理模式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地借鉴城市社区的专业服务理念,在村里建起“幸福食堂”“日间照料中心”,让留守老人安享晚年;引入数字化便民服务平台,让村民足不出户办理医保、社保等业务;发展农村电商,让特色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走出乡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也为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创新注入了持久活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让党建的“城市智慧”在“乡土中国”的沃土中深深扎根、灿烂开花,我们必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治理新路,谱写好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诗篇。(李如怡)

责任编辑:李昕铭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