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恰逢中新建交35周年,也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与新加坡公共服务署共建的“中新领导力论坛”举办十周年。作为中国对外合办唯一的聚焦“领导力”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该论坛见证了两国在治理理念上的深度交融。在第十届论坛上,石泰峰强调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与时俱进加强领导力建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的中国“领导力”智慧。
维护领导核心,筑牢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证明,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凝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这个深刻认识更显其时代价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突破140万亿元,年均增长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超过30%;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完善,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更为“十五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论指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善于在变局中把握规律,赢得主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思想使中国在全球发展中始终保持战略优势。新加坡方面从中国“十五五”规划中读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强大能量。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展现的中国标准,与新加坡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这为两国拓展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奋进力量。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通过持续自我革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党构筑起抵御风险挑战的坚固防线。新加坡部长陈振声阐述的领导力价值同样秉持“以人为本”理念,这种价值共识使两国在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时都能保持发展韧性。在科技伦理治理方面,中新两国就如何构建人机和谐关系、确保科技造福人民达成重要共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青年发展等社会治理课题上,双方经验互鉴、理念共鸣,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东方智慧。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习总书记强调要前瞻性把握好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调整优化好经济布局,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合理确定各领域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持续锤炼“硬核”领导力,在风险挑战前彰显担当作为,以更坚定的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谭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