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古训,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多元路径。然而在现实中,职业偏见仍存,技能人才发展空间受限。如何让每个行业的劳动者都能绽放光彩,这不仅关乎个人价值实现,更关系到社会发展活力。
破除陈旧观念是首要前提。长期以来,“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围使不少年轻人对技能型职业望而却步。实际上,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分工细化,从智能制造到现代农业,从数字经济到社会服务,每个领域都需要专业人才。只有打破职业尊卑的固有认知,才能为多元化人才成长扫清思想障碍。
完善成才机制是关键支撑。要让各行各业涌现更多“状元”,就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不仅要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打通学历提升通道,更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让技能人才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当技能成为“硬通货”,当奋斗者有奔头,人才的活力自然会竞相迸发。
弘扬工匠精神是内在要求。“状元”的炼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沉心静气的执着追求。无论是攻克技术难关,还是提升服务品质,都需要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这种精神的培育,既需要个体的坚守,也需要社会氛围的滋养,更需要制度环境的激励。
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当我们破除观念壁垒,夯实制度基础,涵养专业精神,就一定能让“行行出状元”的生动景象成为现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力。(陈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