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社区干部的“无所谓”:不是躺平是干事的“防护盾”与“清醒剂”

2025-10-29 13:54:04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办事处漆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干部的日常,是家长里短的调解、政策落地的攻坚,也是突发情况的应急。琐事堆成山、委屈咽肚里,不少干部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身心俱疲。此时修炼一种“无所谓”心态,绝非消极避世的“摆烂”,而是为自己搭建一道情绪“防护机制”——把攥得太紧的焦虑、纠结、执念松绑,以淡然姿态过滤干扰,方能集中精力扎进干事里、沉到服务中,在为民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无所谓”是对“鸡毛蒜皮”的释然,给情绪“松绑”。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更多是“鸡飞狗跳”:张阿姨嫌楼上孩子吵闹,李师傅为停车位争执,垃圾分类时总有人不配合……这些小事耗时长、难讨好,若件件往心里去,很容易被负面情绪缠上,陷入“越纠结越烦躁,越烦躁越干不好”的循环。

真正的“无所谓”,是懂得给情绪“松绑”。不是不管不顾,而是不把他人的不理解、小事的磕绊当成对自己的否定。就像有的社区干部面对居民的抱怨,会先耐心倾听,再理性解决,事后从不反复琢磨“是不是自己没做好”;遇到邻里间的小矛盾,调解完就放下,不纠结“谁对谁错”,只关注“问题有没有解决”。这种释然,能及时清空情绪垃圾,避免内耗,让干部始终保持平和心态,不被琐事拖垮。

“无所谓”是对“虚名浮利”的看淡,给欲望“减负”。社区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也没有丰厚的回报,却常面临“比待遇、论得失”的诱惑:看到别人晋升快,心里难免失落;付出很多却没得到表扬,容易产生落差。若把这些“虚名浮利”攥得太紧,就会被欲望牵着走,干事的初心也会慢慢变味。

“无所谓”的心态,恰是给欲望“减负”的清醒剂。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不把“升职加薪”“评优评先”当成唯一追求,更看重“居民满不满意”“事情办没办成”。就像那位扎根社区十年的老书记,面对多次调岗机会,他选择留下:“看着居民从‘愁眉苦脸’到‘笑脸相迎’,比啥荣誉都强。”正是这种对虚名的看淡,让社区干部能跳出“利益算计”,把心思全放在走访入户、解决难题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居民的信任。

“无所谓”是对“不可控事”的接纳,给精力“聚焦”。社区工作充满不确定性:反复沟通的老旧小区改造,可能因几户居民反对停滞;熬夜整理的台账,可能因政策调整需要重新修改……这些“不可控”的事,若死死纠结“为什么会这样”,只会浪费精力、消磨斗志。

“无所谓”的智慧,在于接纳“不可控”,把精力聚焦到“能掌控”的事上。它不是放弃努力,而是不跟“意外”较劲,转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遇到政策调整,有的干部不抱怨“白忙活”,而是立刻研究新要求,加班加点重新梳理台账;面对居民反对改造,不纠结“不被理解”,而是一次次上门倾听诉求,调整方案直到大家满意。这种接纳,能让干部跳出“内耗陷阱”,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办实事”上,用行动化解“不可控”,在攻坚克难中找到干事的快乐。

社区干部的“无所谓”,从来不是“躺平”的借口,而是一种“轻装上阵”的智慧。对琐事释然,才能守护情绪的平和;对名利看淡,才能坚守干事的初心;对意外接纳,才能聚焦为民的行动。当更多社区干部学会这种“无所谓”,就能在家长里短中找到价值,在排忧解难中收获快乐,让“社区这根针”穿起民生幸福线,织出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李莉)

责任编辑:李昕铭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