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必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为基层减负松绑,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工作导向。要深刻理解,基层工作的真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而非堆砌材料、频繁开会、过度留痕。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发挥表率作用,减少“纸上谈兵”,增加“一线调研”;减少“过度留痕”要求,强化“实效评估”机制;减少“层层加码”的做法,提供“精准指导”支持。同时,应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引导基层干部将精力聚焦于实干。
“常抓不懈”要求减负工作不能浅尝辄止,而需具备钉钉子般的坚韧与执着。要持续深化治理改革,从源头上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清理冗余的微信群、APP等,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应畅通基层反馈渠道,积极倾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调整政策,确保减负措施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真正落到实处,暖到基层干部的心坎上。
基层稳,则大局稳;基层活,则全盘活。只有持续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坚定不移地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智慧的方式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展现更大担当,凝聚起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王岩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