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中,高超的画家常以“留白”取胜,纸上不着点墨的空白,表现水波浩渺、云霞舒卷,其意蕴深远,反胜于满纸涂绘。这一艺术智慧,对于基层治理有着深刻的启发:只有摒弃“满纸规则”,在关键处中留出自主创新的“空白”,才能激活治理活力。
基层治理应在确保底线清晰的共性指标基础上,设置“自主创新加分项”,明确宣示优秀的基层治理就是要在这片“留白”之中,因地制宜地“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风景。
设置“自主创新加分项”,需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既要避免“为创新而创新”的形式主义,也要防范“撒胡椒面”式的平均分配。可引入“治理成效+群众评价”的双重评估体系,既关注创新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治理效果,也将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同时,要建立创新成果的共享平台,通过“典型案例库”“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进优秀治理模式的横向推广与有效扩散。
设置“自主创新加分项”,还要建立容错免责的激励机制。对基层探索中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重大损失的探索性失误给予包容,鼓励“摸着石头过河”,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心理包袱,从“怕出错”的执行者,转变为“敢创造”的探索者。
“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信任。当我们不再追求画面的“严丝合缝”,而是懂得为其“计白当黑”,基层治理便能从机械的“模板复制”跃入“气韵生动”的新境。让高质量发展的宏阔画卷,既有主体骨架的坚实,又因恰到好处的“留白“而显得生机勃勃——这正是治理现代化所追求的高远境界。(朱亚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