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是基层治理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他们扎根社区、深入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治理实效,成为破解基层难题、服务群众需求、凝聚治理合力的关键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党员当“哨兵”,筑牢基层治理“前哨线”
基层治理的成效,始于对问题的精准发现。党员主动亮身份、担责任,化身基层“哨兵”,扎根网格、驻守楼栋,成为感知社情民意的“神经末梢”。通过日常巡查走访、邻里谈心交流,党员第一时间掌握群众急难愁盼,小到水管漏水、垃圾堆积,大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都能及时反馈、快速响应。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党员志愿者全程跟踪进度,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协调施工方优化方案;在汛期安全排查中,党员带头排查危房、疏通排水,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更主动。
党员做“纽带”,架起党群同心“连心桥”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凝聚人心,党员则是连接党和群众的“连心桥”。面对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治理堵点,党员主动担当调解员,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化解分歧、凝聚共识。针对老年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党员结对帮扶,提供代购代办、健康陪伴、学业辅导等暖心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党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社保、养老、医保等民生政策,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通过零距离服务、心贴心交流,党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底气。
党员领“头雁”,激活共治共享“动力源”
基层治理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治理 “领头雁”,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社区环境整治中,党员带头清理卫生死角、规范停车秩序,带动居民主动参与家园美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党员牵头组织邻里节、书画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感情;在志愿服务中,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吸引退休人员、在职职工、大学生等加入,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共治格局。党员以行动作示范,用引领聚合力,让基层治理活力充分涌流,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基层治理的广阔舞台上,广大党员用实干担当诠释初心使命,用真情服务温暖千家万户。唯有持续推动党员下沉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让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贴心人”“带头人”,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持久、安全感更牢固,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乐阳社区 杨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