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 社会资讯 > 正文

以工代赈惠民生 清泉畅流暖山村

——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高位饮水民生工程破解“用水难”

2025-11-28 15:35:53 | 来源: 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

“以前最愁两个时候:一到旱季管网就缺水,村里每周雇洒水车送2次水,勉强用两天;年终人多用水翻番,洒水车也赶不上消耗,洗漱做饭都得错峰等水。现在打开水龙头就有清水,日子太舒心了!”谈及用水变化,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小源村松岭组村民廖水轮满脸喜悦。近日,松岭组、廖家组高位饮水项目完工投用,这个承载237名村民期盼的民生工程,不仅终结了“旱季等送水、年关缺水慌”的历史,更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带动村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项“暖心工程”。

高山缺水成难题,精准施策解民忧

松岭组、廖家组地处上泸镇高山区域,共55户237人。虽有供水管网,但受海拔高、地形复杂影响,水源稳定性差:雨季山涧水源充足可正常供水,旱季水源枯竭则管网断水。村里只能雇洒水车从山下拉水至水源蓄水池,每周送水2次。“送水后管网通两天,水用完又得等,中间断水时洗菜洗衣都得省着。”村民回忆道。

年终春节前后,外出务工村民返乡,人口多百十来号人,用水需求翻倍。即便洒水车照常送水,往往一天多就耗尽,剩余日子管网断水。村民只能错峰接水存水,做饭时淘菜水、洗碗水留着浇菜,生怕浪费。

为解决这一难题,上泸镇政府多次入户调研,记录断水时长、观察送水情况,并邀专业人员勘察论证,最终对接区水利局,争取到高位饮水改扩建项目,锚定“长效保障、惠及民生、节约用水”目标,提前制定接水管理方案。

科学建设强保障,以工代赈促增收

走进松岭组,两座崭新的蓄水池格外显眼:主蓄水池长5.2米、宽4米、高3米,备用水池长4.5米、宽3.5米、高2.7米,均与供水管网连通,形成“主备联动”格局,主蓄水池容量可覆盖日常及年终返乡人口供水需求。项目还设独立备用水源,主蓄水池水量不足时,启用抽水泵从备用水池抽水注入,管网24小时送水,彻底告别“靠洒水车”时代。

项目推进中,上泸镇采用“以工代赈”模式,优先吸纳两组及周边村民参与施工,从蓄水池开挖、钢筋绑扎到管网升级、抽水泵安装,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每天能挣100多块,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踏实。”一位参与施工的村民说。据统计,项目共为村民发放工资6万余元,实现了“建好项目、促进就业、惠及民生”的综合效益。

精细管理护水源,长效管护守成果

“项目建成不是终点,管好才是关键。”上泸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项目稳定运行、避免浪费,镇里联合村委会将推出“一户一表”方案,完工后为55户村民统一安装水表,精准计量用水量。“装水表后,大家用水更规划,尤其年终人多时,按需用水让蓄水更高效。”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水表数据可掌握用水规律,按需调整供水方案。

此外,镇里还制定了管护细则:专人巡查蓄水池、管网、抽水泵,定期检测水质、清理杂物,及时处理故障;通过村民大会、宣传栏、微信群宣传节水及设施保护知识,鼓励村民参与管护,如发现漏水及时上报、不污染水源,形成“人人护水、人人节水”的良好氛围。

如今,水龙头流出清澈的自来水,水表数字记录用水痕迹,两座蓄水池见证村民生活变迁。“旱季、过年再也不用等洒水车、错峰存水!我打算多种两亩蔬菜,明年让返乡亲戚尝尝新鲜菜。”松岭组村民满是憧憬。该项目不仅解决了高山群众多年的用水难题,更以“双池保障+精细管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农业增产和村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泸镇以高位饮水工程切实回应群众期盼,让民生工程有温度、惠民成果可持续。未来,该镇将继续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更多惠民项目,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林剑锋)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