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卓资县纪委监委靶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强化反馈机制、及时澄清正名等方式,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排查到位,跟踪督办。按照全区基层“微腐败”第三轮大清扫行动安排部署,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对2021年以来群众反映的微腐败信访件进行了重点筛查、分析研判、核对细化,有针对性的梳理排查出一批重点整治问题线索并建立台账,涉及苏木镇(街道)、党政机关(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嘎查村(社区)工作人员等党员干部及监察对象。对于筛选出的问题线索,由信访室与承办调查组及时对接核实。对于正在调查办理的信访件,及时跟踪督办,建立工作进度台账并及时更新上报,掌握真实情况和进度,为第三轮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高效、高质量完成提供详实依据。
领导包案,压实责任。第三轮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由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包案督办,纪委班子成员牵头领办,承办调查组具体调查核实,信访室跟踪督办,定期向上级纪委汇总上报办理进度和结果;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定期调度,优化工作机制、统筹调配工作力量,切实加快案件办理效率和办结质量,做到使每一件微腐败信访件都能够按照党纪政纪调查处理到位,依据政策法规化解到位,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息诉息访。
分类处置,化解矛盾。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科学甄别,针对不同问题情形分类处置办理,对违纪违法问题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对“三务”公开方面信访举报优先办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对诬告陷害类问题,在认真查处的同时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澄清正名;对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范围外及掺杂个人利益诉求的精准剥离,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做好督促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受理通过采取“室地组”联合办案、包案领导个案指导及审理部门“全流程把关”等模式,做到“一信一策”、案结事了,使每个信访举报件反映的问题都能查结、查准、查实,使每个违纪违法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主动及时反馈,提升群众满意率。实行“末端工作法”,将信访事项答复反馈与“上访变下访”活动深度融合,对实名举报的问题,面对面向举报人直接反馈核查处理结果,耐心解答释疑。对匿名举报的信访件,通过召开处理结果反馈会等公开反馈方式,一定程度上扩大知晓范围,现场接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让调查结果“出”得去,有效减少无理信访和重复信访的发生。
卓资县纪委监委共收到上级纪委监委交办“微腐败”问题线索22件,已全部办结。其中初核了结17件,立案5件,给予党纪处分5人,收缴违纪违法所得0.814万元,为干部澄清正名2人,化解信访问题18个,反馈满意18件,满意率82%。下一步,注重提升案件查办的治本效果,深入探索“微腐败”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在基层的实践路径,从而进一步推动基层“微腐败”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用心用情写好民生“答卷”。(李宁静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