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抗战精神——永不褪色的精神灯塔

2025-09-07 10:31:05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委组织部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淬炼出的精神结晶,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照亮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永恒灯塔。这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民族气节为底色,以团结奋斗为动力,其内核早已超越具体的国家历史事件,成为每个中国人向上生长的精神“出厂设置”。

抗战精神首先是一种集体觉醒的象征。当民族危难之际,四万万同胞摒弃地域、阶层、文化的差异,共同筑起血肉长城。这种觉醒不是被动应战,而是主动选择——选择以尊严对抗侵略,以信念坚守底线。今天的我们或许远离战火,但面对全球化竞争中的文化博弈、技术壁垒,抗战精神提醒我们个体的命运始终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这种觉醒不是煽情的口号,而是内化为对职业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

抗战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空前丰盈。革命者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人民群众以“宁为玉碎”的坚守,共同诠释了精神力量的无穷性。当代社会物质丰裕,但价值多元带来的迷茫同样需要精神坐标。抗战精神启示我们,向上的力量不在于外部环境的顺逆,而在于内心对正义的持守。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矛盾,这种精神能让人在浮躁中保持定力,在功利中守住本心。

抗战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其跨越时空的传承。它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民族血脉中的活性因子。从抗战老兵到救灾官兵,从科技攻关团队到乡村振兴干部,不同时代的奋斗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续写这种精神。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结合时代语境的创造性转化。当代青年无需重复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但在各自的岗位中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正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致敬。

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揭示了弱小民族对抗强权的勇气,更传递了“正义必胜”的普世信念。在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今天,这种精神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另一种思维路径:真正的力量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文明的高度与道德的厚度。中国倡导的和平发展道路,本质上正是抗战精神中“以斗争求和平”智慧的当代升华。

抗战精神从未远去,它化作高铁工程师的精密计算、化作乡村教师的坚守讲台、化作科研人员的夜以继日。这种精神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轻盈的翅膀——它让每个普通人在自己的坐标上飞得更高。当14亿人的向上之力汇聚,便是民族复兴最磅礴的动能。(曹斌)

责任编辑:赵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