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重要论述,把握时代大势、应对时代之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路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唯有以实干为笔,以奋斗为墨,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深入基层掌握实情,夯实实干根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来到社区小巷,真诚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把握群众脉搏。带着问题去调研,瞄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握改革发展的重点焦点问题。调研过程中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看亮点也看痛点,既听赞扬也听批评。通过扎实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使各项工作更接地气、更合民意。只有把实际情况摸清摸透,把群众诉求搞准搞实,才能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符合实际、贴近民心,确保工作方向不偏、焦点不散。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准实干方向。实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定下来的事情一抓到底,对承担的任务尽心尽责。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治标也要治本,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事业发展。只有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赢得群众拥护,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彰显实干价值。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在改革发展主战场的第一线上服务群众。发扬求真务实作风,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邸晓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