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名利上“淡” 事业上“干”

2025-09-23 13:32:02 | 来源: 陕西省神木市委组织部

“党员干部要‘看淡名利’”,这一要求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不计较个人功名,才能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这一论断精准界定了共产党人功名观的本质——真正的功名不在个人光环与即时利益,而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与历史长河的检验。它深刻回答了“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根本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超越“小我”局限,融入“大我”征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经得起人民与历史检验的实绩。

看淡名利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首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复杂考验与利益诱惑面前,名利观关乎党的执政根基与事业兴衰。唯有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穿透名利迷雾,锚定奋斗坐标,真正将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宏图伟业。

看淡名利绝非鼓励消极无为,其最终落脚点在于激发“干部敢为”的担当精神,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让淡泊名利、奋发有为者受尊敬、有舞台。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总书记要求为镜鉴,不断锤炼党性,将看淡名利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方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彩答卷。(韩庆)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