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服务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宗旨。只有一心为民,心怀群众,才能谱写发展新篇章。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永葆实干姿态、练就责任担当,走好发展道路,争当群众的“贴心人”。
走好发展路,要厚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将“为民”二字做实做细,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彰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从“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焦裕禄到“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他们深刻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一颗“为民”真心,永葆为民情怀。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窝里,用真挚的感情去为民服务,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一心一意耕好“责任田”,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走好发展路,要永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姿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实干家。”实干是通往成功的重要路径。只有躬身实干,才能在奋斗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愈战愈勇。“当代愚公”黄大发一心埋头苦干,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实干是工作能力的体现,更是党员本色的诠释。传承好“苦干实干”精神是接好新时代“接力棒”的重要前提。党员干部要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一切工作以“实”为先,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实干中磨炼自身敢于斗争的能力和攻坚克难的本领,致力把每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走好发展路,要践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勇于担当会赋予人们不懈的前行动力。在新时代的奋斗进程中,无数党员干部用担当点亮了“理想之光”,在奋进的道路上毅勇前行。无论是“背着石头上山”的廖俊波,还是“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他们是主动担当作为的榜样,激励着每个人练就敢于担当的“硬脊梁”。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一往无前,敢于担当的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直面前行道路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勇当冲锋陷阵的“急先锋”、闯关夺隘的“排头兵”、迎难而上的“勤务兵”。(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铁炉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陈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