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一批录用公务员即将奔赴入职,一些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一些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熟手”,无论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都有一个共同属性——“新任干部”。“新任干部”往往有学历而缺阅历,有思想但缺情感,有干劲可缺韧劲,有想法却缺办法。“新任干部”要想在基层历练实践中成长成才,就要摒弃“三高三低”,做到身下基层,心沉一线。
要摒弃“眼高手低”。年轻干部有信心做大事、办成事是好事。可好高骛远,“内热外冷”,内心憧憬无限,实际工作懒懒散散,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干劲,甚至错误定位,高估自己,认为年轻干部下基层就是“大材小用”“牛刀杀鸡”,以至于消极怠工、不思进取,最后锐气被消磨,志向被掩埋,逐渐形成了混日子、熬资历、等升迁的不良思想。应该把基层当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大舞台,树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思想,快速转换角色,及时找准角色,迅速演绎角色,从“小”做起,从琐碎事务中总结做事的方式方法、从基本工作中提高办事的效率和质量,放宽眼界、脚踏实地,在实践和困难中快速成长。
要摒弃“气高心低”。“新任干部”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大多刚踏出“象牙塔”大门,未曾遭遇太多的挫折与困难,未曾经历风雨的洗礼,从小到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身上往往多了一些不肯吃苦的“娇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自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涵养政治素养。通过聆听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在党的历程中汲取前行力量营养,从英雄模范、身边榜样中汲取力量,去除书生般的娇气,增添战士般的锐气。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聚焦工作实际,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重大任务中敢闯敢试敢担当;在艰苦地方、复杂环境和吃劲岗位上锤炼硬作风、增强真本领;在基层一线怀揣为民服务的初心去了解民情民意和群众的急难愁盼,让脸上的汗水、皮肤的色度、脚上的泥土成为成长的见证。
要摒弃“智高能低”。近年新录用到基层工作的人员大多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理论素养、知识涵养往往高于一般干部,难免有一些“傲气”,但是学历不等于学识、文凭不等于能力,要多静下心来学习,用“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时代责任、精神追求、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加强实践,提升能力。要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张嘴能说。在各类会议中用最精炼、最简短的语言讲清楚最复杂的问题;要培养文字写作能力,提笔能写。要勤动手,多写多练,多调查研究,把工作情况、所思所想凝结成文字,总结成工作经验;要增强群众工作能力,遇事能办。做到勤跑腿,主动接近群众,深入了解民意,在勤跑中学会疏导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困难、调解群众纠纷的途径和办法,使自己真正变成脚下沾满泥土的基层“服务员”,争当敢干、能干、会干的实干家,努力把思想眼界开阔、知识底蕴丰厚、富有朝气活力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能力。(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委组织部 农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