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伊始秋渐浓,恰逢选调一周年。2021年的此时,我同两名选调生一同来到土贵乌拉镇——这个日后被我们称作宇宙尽头的地方。一年的时间,我们经见的是象牙塔里从未见过的风景:党建如何引领工作、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做到外防输入,内防输出……一件件工作下,稚嫩的脸庞也许依旧没有摆脱稚气,心态却与初进岗位截然不同,对选调生的认识也更进一步,一周年之际,在此重看“选”“调”“生”。
选于“象牙塔”,铁肩堪大任,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选调生的应届身份注定了学生与干部角色之间的无缝衔接,尽快适应这种转变,尽快投入新的环境,尽快成长成一面旗帜,是组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一名选调生最当紧的任务,要有“铁肩担道义”的坚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将人生奉献在为人民服务之中;要有“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的自证,强担重责,敢干肯干,做一名“闯将”,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凡成绩,寻获人生价值;要有“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的劲头,保持冲锋状态、战斗姿态,闯关夺隘,勇于攀登困难具象化成的高峰。年轻的选调生,青春的“村干部”,来自象牙塔,初心志不移,适逢新时代,奋发正当时。
调在“田地间”,披荆勇斩棘,以奋斗镌画重彩中国。象牙塔浇灌知识,田地间经见风雨,“肥料”虽好,但要想小苗成大树,还是要汲取阳光雨露的精华,经住狂风暴雨的摧残,习近平总书记曾巧妙地比喻过年轻干部下基层成长的重要性:“早熟的果子长不大,拔苗助长易夭折,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选调生要争做群众“贴心人”,发扬“肩上有责,心中有爱,脚下有泥”的精神,把“走村入户上炕”当作寻常,在诚挚交往中“打成一片”,在沾满泥水中收获真情。基层经历不是选调生的“垫脚石”,而应是“试金石”,要弯得下腰、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不想“何时走”,多想“做什么”,将朝气留在基层,把经验积攒心中。
生如“死火焰”,初心坚如磐,以信念点明盛世中国。鲁迅在《死火》里写道“在最冰冷处,有火焰在;即使‘死’了,也依然是‘火’。”作为一名选调生,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理应做一把永不熄灭的火,将初心当作火把,把信念当作燃料,穷尽生命,受屈不改心。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永远要牢记与群众的血脉联系,始终要坚守人民立场,谨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工作中有温情,服务上有效率,汇聚人民的力量,解决人民的问题,保护人民的权益。盛世中国的炬火已被传承了数代,即将接力于我们手中,汇聚思想的花火,让炬火更加明亮,为迷失者指路,为畏寒者取暖,让前行者集合,走在时代前列,立在万国中央。(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土镇 常劲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