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公仆之路》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一直以来,无论中国共产党在哪个时期,都强调党员干部要树立公仆意识,怀着一颗“公仆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常怀赤诚之心,做人民满意信任的公仆。“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亲民、爱民、利民,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但要创新工作方式,事半功倍,更要坚持一切工作都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关注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困惑,人民的困难,开展工作要多问几个“群众愿不愿意”“老百姓满不满意”。只有时刻把群众真正的需求装进心里,怀着赤诚之心,时刻想着百姓的难,念着群众的愿,才能成为群众真正信得过的好党员、好干部。
常怀责任之心,做人民敢于担当的公仆。古人有言:“不患无策,只怕无心。”是否愿意担当,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是工作能力的问题,也是政治素质的问题,更是责任心的问题。无论是今年的重庆山火,还是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抑或是抗洪抢险,无数党员干部纷纷冲上前线,只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也只是血肉之躯,但是却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最坚硬的安全防线。当人们在为胜利欢庆、称他们为英雄时,他们只是朴实的说出:“这只是我们的工作和职责。”一句简单地话语却彰显了党员干部们炙热的情怀和担当。做人民敢于担当的公仆,就要怀着责任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担责,敢于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常怀廉洁之心,做人民清正廉洁的公仆。为政之要在于廉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作为党员干部最后的底线,想要党员干部忠诚一阵子、廉洁一阵子并不难,难的是清正一辈子、奉献一辈子,难的是在面对各种诱惑,面临各种选择和困难的时候,是否还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地信念,是否有说“不”的决心和气魄。党员干部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只有一心向党,一心为民,忠于人民,管好自己和身边人,自觉接受党纪国法的约束和监督,习惯于在阳光下工作,把全力真正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真正让人民喜欢,让群众信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羊坪镇人民政府 杨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