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工作最锻炼人”“基层出干部人才”这些话不假,基层是实践的原野和历练的疆场,扎根基层、锤炼本领是一名干部成长最坚实的力量。但在基层工作实践中少数干部存在“偏航”“掉队”“被困”等问题,无法从偃蹇或困境中“破解”出来,基层工作就是一门艺术,基层干部要学会“加减乘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党争辉。
一是勤做“加法”添动力。古人云“存在即合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若基层工作感到协调不畅、工序交叉、局部被动、量不均衡、效率低下等问题,就要勤做“加法”。要强化“本领”,常念“居安思危”、多些“本领恐慌”,为民服务就不要做“温水里的青蛙”,要“学无止境”时刻“充电”,勇于付诸实践,到实践中去寻求“真理”、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要善于“变通”,从优化思维理念、组织管理、机制导向等系统习惯,认真调研总结、改革思变,解决好“人与事”是否匹配问题,解决一套完备的工作制度、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机制,用好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让基层工作抓得住、拎得起,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以点带面、领跑带路,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件件落得实”;要勤于“服务”,基层工作中存在少部分干部政治信念“偏航”或懒政怠政问题,思想上“脱离了群众”,行动上“把自己绑架”,要牢记用好“加法”运算,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初心和使命,勤政服务、忠诚为民。
二是善做“减法”拼实干。要学会“情绪减法”,“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面对基层繁重工作任务和家庭生活琐事交织压力,善于自我疏导解压,摆脱消极忧虑,培育苦干实干精神,遇事迎难而上,鼓足干劲担当作为;要学会“虚无减法”,要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勇于使命担当、善为百姓事、终究为人民,解决人民群众的事就要征得群众支持同意、带领群众一起干;要学会“忧虑减法”,减少“责任顾虑”,不要“患得患失”没有动作,不要当“太平官”只求平平安安,不愿担责才不犯错。
三是巧做“乘法”求实效。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要乘时乘势、讲究统筹,基层干部要有“网格”思维,从思想上把整体工作视为各项重点工作相乘而得到,统筹做好基层各条网系工作,培养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提升组织化、管理化水平,分清主次、注重整合,要会五指“弹钢琴”科学抓统筹;要无隙可乘、讲究效率,有少部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淡薄执行力不强,干工作“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看似整日忙碌实则出工不出力、见功不见效,“庸、懒、散、慢”等问题潜滋暗长,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掀起“效率大革命”,让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蔚然成风,坚决防止矛盾上交、问题上行、责任上推,说干就干、马上就干,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干就干成、干就干好,这样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四是勇做“除法”保民生。要去芜存菁,主动消除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中的消缺,消除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差距、错误等问题,除去一些不良的短期化的行为、不适合的管理制度以及影响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及各个环节,使组织管理健康高效运转。要摒弃陋习,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筑牢思想防线,破除思想障碍,不断除掉陋习、改进作风,注重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去除一切不利于人民利益的行为,真心真意为民办实事,做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的“贴心人”。(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者太乡党委 王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