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中国航天员陈冬首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并实施舱外活动,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非凡成绩。从“神舟”升空到“嫦娥”奔月,从“北斗”组网到“问天”出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勇攀高峰、不断前行,无论是航天梦还是中国梦,我们追梦的脚步总在路上。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朝阳”,理应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学深悟透四个“特别”载人航天精神,立足本职勇担当,全力以赴“拓新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要“特别能吃苦”,做辛勤耕耘的“劳动者”。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就要能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正常的呼吸和思维能力。在千百次的极端环境训练中,没有一名航天员叫过一声苦,只为了让广阔的宇宙有中华民族一席之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笃定吃苦耐劳、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不怕苦、能吃苦、敢吃苦,俯下身子投身基层,做“田博士”、“土专家”,把汗水洒在基层一线,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在艰苦环境中不断磨练成长,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用强壮的臂膀扛起“时代重担”。
要“特别能战斗”,做挺身在前的“攀登者”。中国航天事业“初创”时,却遭遇中苏关系“破裂”、“撤援”,差点“中道崩阻”,是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众多爱国青年突破重重阻碍,带领科研人员硬生生用算盘、纸、笔算出中国航天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行轨迹”,让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培养独立自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在先辈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俯下身、沉住气,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要“特别能攻关”,做敢于斗争的“逆行者”。载人航天是航天领域的“巅峰”,面对国外技术的层层封锁,中国航天人自立自强,从零开始,攻坚克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设计制造出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神舟系列飞船,搭建了中国人的“登天阶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涵养攻坚克难、勇于登攀的品格作风,主动走出“舒适区”、勇闯“深水区”,面对问题不惧怕不退缩,咬牙啃下“硬骨头”、实践磨出“真功夫”, 在“自我加压”中砥砺奋进奋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断攻坚克难。
要“特别能奉献”,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坚守火箭与导弹事业一生的黄纬禄,“为啥改行,国家需要”的屠守锷、“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的任新民以及千千万万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幕后英雄”,他们隐姓埋名,在荒漠戈壁中付出青春与热血,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崇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田间地头,心系民生,倾听各方意见,苦干实干,以“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仆”四字真意。(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人民政府 蔡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