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在当今时局这本书的重量显得格外的厚重,在研读的时候我是带着责任、带着信仰、带着情感去领会这本书的深层含义。
爱岗敬业之责任。在这百年不遇的重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加剧的相互叠加,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风险挑战,身为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在任何时刻都将百姓的福祉放在第一位的公职人员,我们身上的责任重于泰山。全书三分之二是习总书记在各大会议上阐述要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虽然我们的能力很小,小似雨滴但也能“水滴石穿”,我们要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将我们的责任化作一股力量去绘制更美好的未来蓝图。
纯洁坚定之信仰。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喜迎二十大鉴证重要历史时刻的关键年,在这关键的一年我们不经回想起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有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我们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做铺垫,现在能体会到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使命,无怨无悔的奋斗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奉献着。他们一个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信仰的追求,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将这份信仰不断的传承,我们新的共产党人也不断的接力着。有了信仰,我们才能站位高、眼界宽、心胸阔,才能始终在正确的政治方向走下去。
深切爱国之情感。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和一种爱国情感,但是对于我们虽然对祖国有爱国之情,但是能做的对于祖国来说,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就好比是大地里的一粒尘土。有“大家”才能有“小家”,我们要在新时代的生活和学习中深切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筑牢坚强的理想信念、筑牢深切为民情怀、筑牢敢于付出的自我革命、筑牢光辉的斗争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刘也宁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