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加强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举世瞩目。他强调要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齐心协力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赢得会场内外广泛认同。
撒马尔罕是举世闻名的“丝路明珠”,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灿烂和辉煌。古丝绸之路为亚欧大陆商品物产大流通、科学技术大传播、思想观念大碰撞、多元文化大交融作出巨大贡献,也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实现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启迪。打开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它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它都显得至关重要。但要真正的实现,必须做到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一起推动时代的进步。
上合组织成立21年来,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巩固欧亚地区的多边互利关系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区域务实合作向纵深发展,有利于相互成就发展振兴的美好愿景,加快构建各国人民共享幸福的美好家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厂家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飞机就能稳稳地飞上了天。合作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中和且平。古丝绸之路帆影幢幢、驼铃声声,书写出文明交流、文明共存的典范。在万物互联,国家互通的世界变局中,在全球一化的时代前沿下,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融合,融合才能共生,共生才能繁荣。国与国之间,交流则无敌,互鉴则无畏,相互的信任与支持,相互的交流与进取,未来才会更加美好。(杭州之江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葛海燕)
